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公共論壇:地方學之論述

公共論壇:地方學之論述

首先、討論地區報的內容與標題:以「走讀石門  地區報導」作標題

第二、計劃:1101231日前出一本書。
石門田野調查內容已足夠出書,出書可以流傳下來。
下學期仍以田野調查的方式上課。
可以去有機農場、茶園、漁業漁港訪問專家。
這學期12/3還有一次境外踏查。

第三、老師的工作
1.      有計劃擴充地方學的內容與範圍:從石門到三芝、金山,到:北海岸、甚至淡水、八里。這樣才能更知道石門的特點。
2.      收集資料成為課程內容。例如萬善同是一個很特別也很有指標性的歷史文物,是北海岸番社文物保存最好的一個文物。而且同學也可以將自己的見聞提出來討論。
3.      來上課的同學對地方有感情,所以地方文史能傳下去。老師要協助同學做好傳承的工作。
4.      地方學從基礎開始做起:定目標,再按部就班做成。
5.      建立同學對地方的認同感。

第四、地方學
地方學要有一顯明的架構,才能彰顯一個地方的特色與內涵。
例如石門一系列的古道、水圳、埤塘、生態、文史與地方宗教習俗等探討與踏查。
地方學的論述很難,要有目標。
有需要請專業的老師來上課。如台灣歌謠老師。
日據時代的資料不容易取得,會想辦法收集。
現在專心收集在地的耆老與專家的口述歷史,訪談並記錄他們的經歷。
也可以找本地有專長的專家來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