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伯80歲,
祖先風水在富基第一公墓,是家族墓。
以前路很小,去小雞籠要走路經頂新庄到白沙灣再坐車。
八甲頂以前住戶超過20戶,住戶多姓黃、紀、郭。現在人口外移,大多搬到三芝與淡水。
車站往石門方向前面一點點有一間碾米間。
以前當佃農,耕種到地主的保留地,所以沒有領到地,耕種一甲七、八分地,分到140、150萬元。
耕田每年兩穫可收6000-7000斤稻穀。每年農曆六月地主會抽租1700-1800斤稻穀的田租。
稻田面風區域收成較少。
稻穀拿到三芝等地賣,一次5石-1000斤,賣給富基、三芝簡阿興、李坤?。
夏季田會乾枯,圳也會乾。所以那時會種地瓜。
會巡邏水圳,巡到圳頭。
埤的作用是將田淹滿。使用埤是耕田者的權利,不管埤的所有權人是誰。
埤有放魚養,等埤放水變乾,可以抓魚賣,大家平分。有大頭鰱、草魚與鯉魚。
而鯽魚與十ㄅㄧ仔就不用分了。
埤有蜆、圳有蝦。二坪頂有山豬。
這裡沒有種茶,橫山有:內橫山林公圳、橫山國小旁、古?(在二坪頂)。
蛇有人收:錦蛇、雨傘節與龜殼花。 有龜,沒有鱉。
林投以前很多,現在少了。
農閒時有去北投做工。
也會結伴到淡水、沙崙、港仔坪幫人割稻賺錢。一天300-400元。
沒有上小學,有自己學認字。
這裡土地公每年農曆2/2,8/15吃福,有演戲。以前有三桌,現在一桌。參加者一人出幾斤稻穀。大概約100元。價值約現在的1000元。現在一人出1000元。會到白沙灣、三芝餐廳吃。
8/6也有演平安戲,神明遶境在八鄰、八甲頂與北16路口會停留。十一點在北16路口吃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