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凌虛宮天上聖母誕辰及諸神遶境活動20240501

凌虛宮天上聖母誕辰及諸神遶境活動20240501

        凌虛宮是老梅村的宗教信仰中心,建於清咸豐年間,大約西元1850年前後,由潘合成、許永吉等組成的三界公社從福建恭迎三官大帝神像渡海來供奉,因此凌虛宮有「三界公廟」的稱呼。原址在港尾仔,另有一戲坪地當作謝神做戲戲台之用。

                因廟地土壤容易流失。所以在西元1899年,(明治32) 由庄長潘迺明發起擴建,遷建於現址戲坪地(公地44),同年建成,並且在後來從淡水一位江先生住處恭迎台北天后宮天上聖母神像合祀,因此亦稱「媽祖廟」。

                民國77年江正德、潘以平、許八郎等人發起改建,78年冬入火安座。地下一樓(30)為儲藏室、一樓(85)為老人休閒活動中心,二樓(85)奉祀天上聖母、三府王爺、武財神爺、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等聖神,三樓(40)奉祀三官大帝、神農大帝、觀音菩薩、太歲星君星君等神明。     

        今天媽祖誕辰舉辦遶境活動,參與的神明有凌虛宮的媽祖、金剛宮四面佛等,還有鄰近的神明:如關渡媽、褔成媽、清水祖師、關公、玄天上帝、周倉聖爺、國聖公、城隍爺、與呂仙公等。

                遶境從凌虛宮出發往台二線沿路、崁子腳(富基漁港)在海灣新城迴轉,再往崁子腳山區、頭圍、楓林、小坑、大丘田、豬槽潭、七股,最後回到老梅,沿路居民擺出拜桌,奉上祭品感謝眾神明。早上八點出發,天氣陰天不會熱,下午卻下雨了!不過大家的熱情不減,神明神轎、舞獅團、七爺八爺等神將、   三芝協和軒、淡水玄樂社、舞團踴躍參加,非常熱鬧,區長、老梅里長與富基里長加入遶境的隊伍與大家同樂。










遶境





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凌虛宮媽祖聖誕前夕

明天媽祖聖誕遶境活動,跟往年一樣,來自各方的神明今晚在此做客。信徒帶著精心準備三牲、蛋糕、點心與水果來感謝。感謝神明的保佑,並祈求全家平安健康。

明天早上神明就會遶行富基與老梅各鄰里,為大家祈福,守護大家。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2024年4月3日花蓮地震相關資料與海嘯觀測與解除海嘯警報資料

 相隔25年前的921集集地震,這一次4月3日的7.2級花蓮地震,嚇得大家驚叫,地震造成花蓮地區太魯閣落石坍方,道路中斷,大樓倒塌,十多人死亡。

北部地區也是有感,搖晃得很厲害。關於海嘯中央氣象署監測結果:

潮位站資訊

8:30花蓮27cm

到9:12宜蘭烏石港有82cm

到10:30新北市石門區麟山鼻有26cm


到11點10分因潮位站監測,海嘯波浪已陸續到達沿岸,研判海嘯的威脅解除,故解除海嘯警報。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觀察天氣1130331劇烈雨勢

 平時要做準備,遇到狀況才能從容應變。

3/27石門區公所志工訓練邀請游技師講習災害潛勢檢視與避難收容場所運作。游技師說災害會重覆的發生,所以要有防災準備。石門的災害有颱風、大雨、地震、海嘯、土石流、山崩、核災、火山爆發等。關於土石流,公所會在時雨量達到60mm時開設災害應變中心。各區依據各自的情況,時間點會不一樣。

也就是居民在時雨量超過50mm就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因為河流土壤石頭的承受度有限。這些數據在中央氣象署都可以查到。

在石門有兩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在阿里磅溪上游,即竹里一橋與竹里二橋附近。

可上網查:3D災害潛勢地圖https://dmap.ncdr.nat.gov.tw/     3D災害潛勢地圖

3/31的春雨讓石門地區幾起路樹傾倒、電纜下垂,還好大家平安。最大雨量在下午三點到四點,石門測站測到34mm,石門的其他站在32.5mm與33mm。而全省以陽明山的雨勢最大。如圖。

這樣的風雨讓大家恐懼,可見不只颱風季節,春雨或梅雨時期一樣不可掉以輕心。

氣象署3/31雨量觀測新北市測站數據


氣象署3/31新北市雨量觀測數據

氣象署3/31台北市雨量觀測數據

再來對照106/6/2梅雨的時雨量,最大時雨量有90mm,而且持續降雨,大家可以感受當時的風雨災害的巨大,是最近幾年最大的天災。
希望大家閱讀此文,可以知道防災的重要。


106/6/2石門時雨量數據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漫步雲端--植調/巡田水2024/3/4

 散記/雲端


















內阿里磅古厝2

 內阿里磅古厝2

在內阿里磅石砌古厝旁,另一許姓家族的古厝。

這間運用安山岩砌成基礎人字砌石牆做下半部基礎,上面半部再砌斗子牆,加上瓦厝頂。旁邊有個加蓋左二右各一間紅磚屋,為五開間房屋。屋頂保持得完好,門特別的高。












千元大鈔上的植物在石門

 千元大鈔上的植物在石門也可以看到。

千元大鈔上面有幾種植物:有塔塔加薊、麥門冬、金線蓮、射干(或射干菖蒲)、七葉一枝花。



在石門有兩種薊,它們與塔塔加薊同樣是菊科薊屬:即南國小薊、大薊(又名雞觴刺)。

南國小薊

南國小薊喜歡長在海岸,是野生的,很容易被挖取。在陽明山也有。

大薊(雞觴刺)適合長在山區,許多農民已大量種植販賣。

有人將這些通稱大薊,即中醫所說的大薊。也有人將它們通稱雞角刺。

此問題待查。

大薊


石門有麥門冬,是一種中藥。



七葉一枝花,它長在石門山區,在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

 石門也有射干,它長在海濱或山上。

另一種射干叫做射干菖蒲,大多生長在高山。筆者在阿里山見到,如下圖:
與本地常見的射干做比較。

備註:這種植物據耆老説明,也有在北海岸山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