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記錄石門:植物調查

 植物調查112/1/31

    想要調查稀有的植物,跟著專家走就對了。

    上山下海,去了幾個地方,找到許多珍貴的植物,謝謝木興老師的帶領,我們認識好多植物的特徵,這一節課增加好多知識,好值得。

    還有搞工的涼粉。

拍假菝葜

木興老師説明菝葜與假菝葜的分別。

石門洞草地上

台灣蒲公英的特徵


黃花磯松

山上


傳説中工序非常複雜的涼粉

預備工作,先討論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記錄石門: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

                      田調就是如實的觀察與訪問並記錄下來。所以無法百分之百地符合事實。原因在:

1.觀察時,時間匆忙,沒有全面觀察到。有些細節忽略了!

2.訪問時,沒有用筆記下、記錯了或忘記了,或者是受訪者記錯或口誤。

3.因為時間會改變事物,天然的或人為的因素會改變狀態。事物跟田調那天不一樣了。

所以,要再三查問;再去現場調查,再去問受訪者或找另一位相關人員訪問同樣的問題。再去看現狀。這樣才是田調,否則只能稱為隨機調查。

    所以,田調只帶一枝筆,一本筆記本跟相機。用寫的是要在寫字記錄的時候有一點空檔整理思緒,想下一個問題要問甚麼問題。工作者都會申明他的資料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也有工作者說資料是會改變的。就是這個道理。

    田調就是如佛經上面,佛弟子說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我看到、聽到甚麼,寫下來。

     以上是工作討論時,老師談論到的內容,本人參考論說,敘述一下。

北海道場1/1法會


延伸用於調查實作,以福德宮調查作例子:

         省道上的福德宮:本地因為是火山地形,溪流很多,有14條溪,呈放射線狀分布,從每一條溪匯入海的溪口聚集人潮,聚落便形成,省道(台二線)就通過每個聚落,同時台二線上的聚落有一間土地公廟、一條溪、一座橋、一個洗衫窟。因為過去建造者將二省道的橋用號碼編號從淡水第一號橋開始編,在石門有十多座橋,從十八號開始編,現在居民還會用號碼來指稱,也會用橋的名稱稱呼這座橋。山區的聚落就不列入。統計如下表:

      石門溪流、省道上的橋樑、聚落與福德宮的關係

溪名

省道上的橋

省道上的聚落

省道上的福德宮

下員坑溪

18號橋

白沙灣橋

下員坑

白沙灣福德宮

八甲溪

19號橋

 

 

崁子腳溪

20 號橋

崁子腳

崁子腳福德正神宮

楓林溪

21 號橋


 

小坑子溪

22 號橋

 

福恩宮

老梅溪

23 號橋

老梅橋

老梅

大坵園福德宮

老崩山溪

24 號橋

傍山橋

老崩山

老崩山福德宮

石崩山溪

25 號橋

烏橋仔

 

 

石門溪

26 號橋

石門

石門福德宮

 

 

尖鹿

尖鹿福安宮

尖鹿溪

27 號橋

尖鹿

尖鹿福樂宮

阿里磅溪

28 號橋

十八王公橋

阿里磅

原有海口福德宮,因核一廠興建,牽至茂林社區福德宮

小坑溪

29 號橋

 

 

草埔尾溪

30 號橋


 

阿里荖溪

31 號橋

阿里荖

草里福安宮


            從自然溪流的形成探討,聚落人口聚集,造橋,造路到福德宮的建造都解釋到。可是貼出這張表有一點大膽,因為我還沒有確實地去每一座橋確認橋的編號。所以,還需要去現場看才能貼出來,其他確認過沒問題。

             列舉這個讓大家知道記錄資料的經過。一張小小的表格需要再三地確認,是我實作的過程。

        石門文史工作室。112/1/17


補充:

112/1/18

    以褔德宮的查察做例子,有點不適合。

    不過,今天有花了一點時間把橋的號碼比對了,有做到查證的動作。簡單説工作就是細心的查訪而已。讀者也可以觀察自己住家附近的橋樑是否也有編號。

尖鹿27號橋(俞家肉粽旁)

阿里荖31號橋


一個地方的發展因地勢而不同。又因社會結構,工業發達而改變:一、兩百年前,“有土斯有財”,人們在山上有農地的地方種田過活,後來,慢慢改變,交通方便的地方反而熱鬧起來,所以省道聚集人口而成聚落,石門這裡又都在溪口,這是很特別又有特色的地方發展過程。


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

記錄石門:石門在地知識學專區:百年茶鄉:茶師謝泉與硬枝紅心

     新北市在它的轄區各個圖書館內建立一個在地知識學專區,陳列在地的特色知識,本區以「茶師謝泉與硬枝紅心」為主題,輔以歷史資料、台灣日日新報剪報,重現百年茶業的風華。還有在地相關的書籍供民眾借閱,實在是了解當地的一個好方法。歡迎讀者參觀,位置在圖書館的三樓。

    石門離淡水港很近,因1860年淡水開港貿易,貿易商推廣出口茶葉,所以以地利之便在清末開始淡水、三芝與石門都大規模種茶。

    日據時期石門有幾家茶廠,而許多傑出茶葉專業人員將石門茶的名聲遠播海外,受到大眾的喜愛。

    謝泉1878年出生,大正十一年(1922年)考取製茶巡迴教師,並在台北州各地茶園巡迴教授製茶技術。他的兒子謝木得,孫子謝國村大家尊稱謝班長,代代相傳,茶廠有百年歷史,現在由謝宜良承先啟後,繼續推展茶業,茶廠在草埔尾茶山步道入口處,歡迎參觀。

    石門特有的硬枝紅心茶樹是百年前四大名種之一,又稱大廣紅心,因茶芯綠帶紫色嫩葉主脈呈淡紅色,茶葉厚而有光澤,茶枝硬耐揉捻,適合做阿里磅紅茶與鐵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