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2023/3/31日常

 2023/3/31日常

    田調是隨時隨地的!今天恰巧問到一個習俗是關於土地公吃福頭的習俗。早上跟朋友經過崁子腳福德正神宮就想說還沒問到這裡的土地公吃福頭吃幾桌,就問鄰近的一位姐姐跟阿姨,很感謝他們親切的回答:這間土地公廟吃福頭,有兩桌,他們會到餐廳聚餐。

    我們知道土地公信仰是很古老的信仰,在田地開墾之後就會祭拜土地公。他們有一最久遠的最原始的「吃福頭」習俗,也是最傳統的形式。這形式很簡單,就是每年農曆二月二日及八月十五日,參與吃福頭的居民會一起祭拜土地公與聚餐,有時候會演戲謝謝土地公。也有家裡有添丁者會拜新丁龜(就是紅麵龜)感謝土地公。如果此地居民有這個聚會就表示這是一個發展很久的社會,居民利用這個見面的機會調解紛爭,聯絡感情,傳遞資訊。

    我們在幾間土地公廟都會問這個問題,許多鄉親都會親切地跟我們說明他們祭拜土地公的情形,這些土地公廟大多有吃福頭的慣例。對他們來說這是傳下來的傳統,沒有甚麼奇怪的。只是我們為什麼要問這個?這才奇怪。有些習俗比吃飯還要平凡!

    我們還會繼續問這個問題,請不要奇怪啊!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2023/3/28茂林/坪林/小坑踏查

 2023/3/28茂林/坪林/小坑踏查

    茂林社區是一個整潔寧靜的社區,原名坪林。在民國50-60年代整地作為阿里磅村莊遷村用地。  

    當初核一廠徵收阿里磅溪出海口旁的村莊即位於獅子頭的山腳下村莊做為核一廠用地。而這村莊的土地公廟、派出所、國小、居民的房舍、祖厝、宗祠、田地、茶園、茶廠全部拆遷。台電提供茂林社區的土地給這些單位遷進來。

    茂林社區福德宮/遷上來的土地公

      這是由兩間土地公廟遷到同一間土地公廟的情形;一間是本地附近田間土地公廟,另一間是阿里磅海口土地公廟。原來的神明是本地田間土地公,於戊午年(1978)遷來茂林社區活動中心旁現址。同時,阿里磅海口土地公也因核一廠徵收土地,遷來這裡,是兩廟合一。因一廟不能供俸兩尊神明,所以再做一尊新的,共供奉三尊石刻土地公。原本阿里磅海口土地公供奉在中間,但發生一些居民意外災難,所以改將本地田間土地公供奉在中間,以後平安無事。



    因重大建設被迫遷村而且遷廟也是地方少見的事情,阿里磅海口土地公廟原來是阿里磅聚落的土地公,守護田地與茶園。當核一廠選擇阿里磅為廠址,這裡大約300多甲的土地受到徵收,整村必須遷走,政府提供山上的茂林社區給居民換地搬遷,有些居民遷來,有些選擇遠離本地。而阿里磅海口照顧居民的土地公就被恭請到茂林社區了。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茂林社區福德宮的由來。而原來阿里磅村落有七成都是練氏家族的成員,他們的宗祠、各房的三合院房舍全部配合政策完全毀棄,只能搬走能搬的物件。廟的牆壁有一遷建捐獻者芳名錄:上面說明房屋是台電金山分處捐獻、練天晃(民國53.3.1~62.3.31擔任石門鄉長)捐獻彩繪瓷磚,還有許永祿(許里的後輩,阿里荖茶廠負責人)捐獻彩繪瓷磚。



    廟的正面匾額寫著福德宮同時書名民國戊午年建也就是1978年建。以前這裡的行政單位屬金包里下角庄,金包里有廟會時會請去拜拜。門內上方有一「護祐鄉里」匾額,由金包里文史工作室於102年致贈,感謝茂林社區福德宮福德正神連續六年代表下角庄蒞臨金包里堡文化節賜福。門聯「福多誌盛苞桑固,正大神昭磐石安」橫批「果是年高多福法」。正面牆是八仙與降龍伏虎彩瓷。廟前方有戲台。

    練氏宗祠

    練氏宗祠(公廳)原來在下面平地是三合院,與練氏家人住的房子一樣都是三合院。三合院拆掉,遷上來以後,先蓋一間房子安置。後來在旁邊路邊又蓋一間三層樓的宗祠,就是1993年蓋的即現在看到的練氏宗祠,大樓有癸酉年字樣即是1993年,練氏堂號「練益成」。

    阿里磅茶廠遺址

    許里的阿里磅製茶廠出口許多茶葉,為日本人賺取許多外匯。尤其阿里磅紅茶以硬枝紅心茶種茶葉做成,得到日皇讚賞,還得過獎章。當時廠房龐大,還設有紅茶發酵室,非常專業,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僅存的這一間,坪林26號。



    簡家雜貨店

    旁邊的紅磚厝就是簡家雜貨店,坪林21號。一個社會發展到有一間雜貨店表示這裡的社會發展的很進步,已經有商業行為,在當時是很繁榮的據點,這間是一位簡先生開設的雜貨店,是兩間房間的紅磚建築。以前茶農交貨給茶廠之後,會順便來買生活用品帶回家。

    兩年前屋頂還在,今天看到已經不見,剩下一半的牆壁而已。

兩年前,簡家雜貨店


兩年前

今天簡家雜貨店
    分校遺址
今天分校遺址

    分校遺址有修建,與兩年前不一樣。此遺址為乾華國小分校遺址。坪林20號。於民國40年設立分校,於民國65年遷至草里阿里荖47-2號,民國94年分校學生併入本校就讀,分校廢止。

補充資料:

乾華國小

    西元1907年設立為金包里公學校三界壇分校,地址在金包里堡頂角庄土名三界壇四十番地,學區為中角庄與頂角庄;1909年因行政區域改制改稱為金包里公學校阿里荖分校;1917年遷校選址,校址選定阿里磅練氏家族的土地,金包里堡下角庄土名阿里磅63番地,校地800坪。1921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改屬老梅公學校,稱老梅公學校阿里荖分校;1932年易名為老梅公學校下角分教場。

    西元1943321日奉准獨立設校,易名下角國民學校,校址位於石門庄下角字阿里磅63番地。全校共五個班級,首任校長為上野慶之,教職員四人。

    民國34年改制,改稱為乾華國民學校,校址為乾華村35號,學區包含乾華、茂林、竹里、草里四村。民國40年,另在茂林村21號設立茂林分校。

    民國578月,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奉令改稱為乾華國民小學。民國62年,因政府推行十大建設,於學校原址興建核能一廠,當地居民移居他鄉或遷至茂林社區,學校亦遷移至茂林現址茂林區74號;民國65年,分校亦遷移至草里地區現址,即阿里荖47-2號。民國94年,草里分校學生併入本校就讀,分校亦廢止。

    以下是乾華國小網頁的資料:

    本校於西元1907年設立為金包里公學校三界壇分校,1909年改稱為金包里公學校阿里荖分校;1921年因行政區域調整,改屬老梅公學校,稱老梅公學校阿里荖分校;1932年易名為老梅公學校下角分教場;西元1943321日奉准獨立設校,易名下角國民學校,校址位於石門庄下角字阿里磅63番地。全校共五個班級,首任校長為上野慶之,教職員四人。

    台灣光復後,於民國34年改制,易名為乾華國民學校,校址為乾華村35號,學區包含乾華、茂林、竹里、草里四村。民國40年,另在茂林村21號設立茂林分校。

    民國578月,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奉令改稱為乾華國民小學。民國62年,因政府推行十大建設,於學校原址興建核能一廠,當地居民移居他鄉或遷至茂林社區,學校亦遷移至茂林現址;民國65年,分校亦遷移至草里地區現址。學區人口大量外移,學生人數逐漸減少。民國94年,草里分校學生併入本校就讀,分校亦廢止。

    民國91年,為籌備百年校慶,於當時校長劉安訓策畫下,成立校史室,將校史資料列檔成冊。民國95年,學校舉辦百年校慶活動,紀念建校一百周年。民國97年,配合台北縣推動英語教育,於本校成立台北縣第一所英速魔法學院。並積極招募外國師資,透過遊學方式,服務全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體驗教學。

 

1907( 民國前 5):設立為金包里公學校三界壇分教場。   

1909( 民國前 3):改稱為金包里公學校阿里荖分教場。

1921( 民國10):改隸老梅公學校稱老梅公學校阿里荖分校。

1922( 民國11):改稱為老梅公學校阿里荖分教場。

1932( 民國21):改稱為老梅公學校下角分教場。

1943( 民國32):獨立為下角國民學校。

1946( 民國35):改稱為乾華國民學校。

1951( 民國40):設立茂林分校。

1968( 民國57):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奉令改稱為乾華國民小學。

1972( 民國61):原址興建核能一場,茂林現址校舍開工。

1973(民國62):本校遷至茂林現址,並設草里分校。

1976( 民國65):分校遷至草里現址。

2000( 民國89):成立附設幼稚園並開辦自立午餐。

2002( 民國91):成立校史室。

2005( 民國94):草里分校廢班所有學生至本校就讀。(乾華國小網頁資料)

茂林潘宅

    風華絕代的茂林潘宅三合院剩下右護龍。

鴻順茶葉專賣店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2023/3/21永芳製茶廠與春品製茶廠訪問

 茶廠訪問:今天訪問兩家茶廠:

    永芳製茶廠與春品製茶廠:兩家都是傳到第三代經營,但經營方法不太一樣,共同的是札實的茶葉製作技術與誠懇的態度,這也是支持他們永續經營的力量。

    感謝他們的解說,祝福他們永續營運,繼續創造茶葉的美好願景。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2023/3/14草里水流公、竹子湖踏查

 2023/3/14

今天去了幾個點:

  • 草里水流公  海上漂流亡魂有應公神格化。

    在草里台二線34公里指標的路旁靠海處,水流公廟宇有兩層樓高,面向大海,樓上原來奉祀神明:有關公、媽祖與土地公等,現在已請走不供俸。樓下是水流公的墓地,墓前對聯:「一向靈感山河動,千載長佑日月光」,墓塚後方牆上有信眾贈送的「神威赫赫」匾額,墓塚前有一墓碑書「保世祐赤」。廟建立於嘉慶年間,墓塚前有一石製香爐刻有嘉慶乙巳年(應該為己巳年,西元1809),千秋祭典是每年農曆四月初九,1983年修建為兩層樓,牆上彩繪瓷磚寫:「水流公祖廟重建工程樂捐芳名錄開工癸亥年12月,竣工落成甲子年四月九日」。捐獻民眾來自各地,也有漁船名字,表示水流公很靈驗,漁民也希望得到水流公的庇佑。

    相傳水流公是海上漂流亡魂,附近民眾發現後埋葬他並祭拜。由於祂保佑附近居民,人們敬拜他將他視為神明,所以尊稱「水流公」的神靈名號,也有塑造神像予以敬拜,此廟年代久遠,廟殿內有二十四孝與傳統故事等彩繪磁磚牆飾,屋頂以燕尾三川脊格局建造飾以剪黏,優雅華麗、隆重莊嚴。






  • 竹子湖福德宮

    原址在古道旁,是百年福德宮,民國九十七年農曆十二月八日重建落成。每年二月二日與八月十五日吃福頭,成員有十桌,每人交500元,辦桌與演戲。廟內供俸一尊石刻土地公手持拐杖元寶,牆上石刻麒麟壁照,供桌有石刻龍,門聯「福被工商欣大有,德培農士慶豐年」,橫批「福庇四方合稱神」,屋頂是雙龍財子壽八仙、神獸等剪黏裝飾。



  • 竹子湖施天送茶廠旁福德宮

    位置在施天送茶廠旁,竹子湖6號,每年二月二日與八月十五日吃福頭,廟裡供奉三尊土地公,中間是石刻土地公手持拐杖元寶,後面是麒麟壁照。廟旁有演戲台,福德宮右邊有一間雜貨店,看得出當時茶業興旺的景象。因茶廠停工,已沒有演戲。現在居民都改到幾百公尺外,上面竹子湖百年福德宮祭拜。



  • 竹子湖製茶廠遺址

        在竹子湖6號,舊址有兩層樓,大門是寬大的鐵捲門,廠區隔成幾間房間,牆壁有以石砌成的牆面,另一邊是紅磚屋。廠房位於山谷中,附近山坡地都是茶園,茶農會送茶來廠裡製茶,現在多荒廢。茶廠在50年代設立,70-80年代停工。廠長是施天送,兒子施國坤接棒,停工後後來到金山開店賣高山茶與木雕。

  • 箴品茶研
    李宗烈老師不在,今年茶園欣欣向榮,嫩葉很亮有光澤,茶葉看起來接近採茶期了!












2023年3月8日 星期三

2023/3/7頭股至二股過溪古道

 頭股至二股過溪古道

    今天走頭股到二股過溪古道,這屬於石門到金山古道的一段,謝謝藍天隊除草修徑在去年10月29日將過溪的路整理好,讓我們確定這一段的路徑。

    我們從頭股永豐祠土地公廟走下去,旁邊是魚池,再往下走有一間廢棄的石厝,格局很大、很寬廣,一堵石砌牆還保留得很好,旁邊有柚子樹與一棵老香果樹樹形獨特,還有雙面刺;再往下走到溪邊,兩支流匯集處,藍天隊有拉線讓過溪的人方便通過,另一邊有鐵條越過溪,判斷以前應該有一座鐵橋。(待查證)

    上來是開闊的梯田最近幾年已經整理過,草地上有台灣馬兜鈴。田的邊緣靠溪邊則保留幾棵老樹,大葉楠(亞熱帶雨林)、香楠(亞熱帶中性森林)、烏臼與大葉釣樟一字排開。路上有黃藤、筆筒樹、台灣桫欏(北降植物),森林林相多樣且精彩。

    再上去越過兩處溪流,有一石橋,另一座可能已沖掉。這一小段我們曾走過。最後上來北21線,這裡屬二股,距離起點幾百公尺。路口田地種了不知名的作物,大石塊已不見蹤影,景物改變了。

    我們走回停車處,路上經過竹里二橋與竹里一橋,經過梯田,水田裡有不知名的植物、田螺,還有青蛙。可以知道這裡與一百多年前的生態一樣清淨,適合各種生物生活。我們已經把石門到金山倒照湖的古道,金山倒照湖到重光到磺溪頭到金包里大路的古道都確定了。

註:

頭股---218.5公里處。古地名。有古道通往金山。

    頭股許錦溪公號乾隆17(1752)合資開墾土地,墾首許錦溪公號招募集資合夥僱工,共同開墾此地,先開墾的取名為頭股,其後是二股、三股與四股。

阿里磅永豐祠 --218.5K路邊,頭股至金山倒照湖古道起點下方約50公尺處,原來是石棚式土地公,旁邊被不知名人士放一骨灰罈,使得附近不得安寧,因此下方的養魚池出資興建永豐祠。門聯「福祈日永,德庇年豐」供奉一石刻土地公手持拐杖元寶,後有彩瓷麒麟壁照。並在旁邊另外蓋一間小廟仔供奉骨灰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