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20180520阿里磅瀑布步道踏查

阿里磅瀑布位於阿里磅溪上游,屬石門區乾華里。這裡平埔族地名就是阿里磅。阿里磅瀑布是石門也是陽明山最大瀑布。

今天7:30在老梅集合開車前往登山口。
8:20我們在登山口金山倒照湖47-1號開始爬山。
這一段路也是竹子山古道。
我們沿路繫上登山布條,做記號。
一路登高到土地公廟福德同。很難考證為何廟名是「福德同」而不是「福德祠」。不過卻成為特殊的福德祠名稱讓人研究半天。老師說在一百多年前,擎天崗的人找遺失的牛到這裡,就把土地公請回去擎天崗土地公廟供奉。害這裡的居民找很久,過一陣子才找回來。
1860年以後茶業興盛,這裡有種茶,採茶時節製茶的人會來這裡四五天,住在工寮,經過採茶,製茶才將成品扛下山。製茶業經過一百多年的演變,現在完全停擺只留幾株老茶樹見證歷史。
我們繼續往前走,順著地勢而建的山路時而登高時而下降,也有看見一片箭竹林。但這段溪谷裡都沒有水很乾枯。這裡有許多特別的植物,蝴蝶,珈蟌。我們也看到大青,但陽明山地區藍染產業也因時代進步工業發達而蕭條了。
11:20左右終於到達阿里磅瀑布,瀑布高四、五十公尺成垂直狀有如陡峭的山壁,因此當地人稱之「石牆」,瀑布因季節關係水量並不大
阿里磅瀑布是山界前輩林宗聖先生於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溯阿里磅溪左股時意外發現的,所以比較少人知道。今天路上有幾組登山的朋友爬山,有的人曾經來過,他們只用兩小時的時間就到達瀑布算是經驗豐富的登山朋友。我們吃完淑燕同學用心準備的現煮麵,快樂的回家。到老梅已經下午四點了。
這一條古道有著前人一階一階慢慢鋪好的石階、有趣的福德同故事、辛勤的茶農的製茶歲月、居民採集箭竹筍的歡樂時光、舊時的藍染產業,在阿里磅溪畔傳唱著這麼多美麗的傳奇故事,要來「用心」聽喔!
起點

福德同

山路

阿里磅瀑布

阿里磅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