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村先生今年84歲,製茶72年了。謝先生的家族中:爺爺謝泉,父親謝木得。現在傳到他孫子謝宜良31歲,回鄉五年了。每一代都有優良的製茶技術,獲得很多獎項。
老師對於石門製茶產業與行銷的方式,運送時走的道路路線,一一請教謝先生。謝先生搬出許多珍藏的資料,還拿出他研發的”茶角”(特殊的製茶法),言語之間非常的自豪。
我們則是一邊跟謝宜良聊天談論泡茶的技術與將來的發展,一邊喝了好多好茶:紅茶、鐵觀音、茶角。
我覺得時勢影響當代的產業發展。1860年淡水開港,外商主導產業的興盛或衰敗。當時的出口茶葉的策略影響一百五十年來三芝石門茶產業的興盛。當時業者有許里、謝泉與關西台灣紅茶羅氏家族等。(羅氏移往關西。)
而三四十多年前產業競爭力逐漸衰弱,使得這裡的茶廠一間一間關閉。不過還是有些值得記錄保存以及提供給陸續加入此行的業者參考的資料。謝氏家族堅持在這樣的環境中守候土地守住產業,更讓我們發現蓬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