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一屆2023年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即因以環境保護意識結合藝術和觀光旅遊,獲得「倫敦國際設計獎(London Design Awards)概念設計-展覽及活動類」銀獎。
今年第二屆從五月開始進行許多活動,包括工作坊、走讀、展演、導覽、座談、音樂會等活動,並於9月28日開幕,因颱風影響,展覽延到11月20日。
以下介紹其中一件作品與講座:
作品:
《山海合奏曲25-121》
由呂沐芢創作,在朱銘美術館展出。他將兩個訊號接收器,一個放置在山上,另一個放置在磺溪出海口,接收環境的訊息,傳回控制區,匯入電腦判讀整理,輸出鋼琴的聲音,兩邊的琴聲在展區合奏。這是大自然的創作,鋼琴樂音是自然產生的,令人有很新鮮的感覺。
《藝術季與社區設計》講座2024/10/15
講座由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邱俊達擔任主持人,邀請「浪金山」共同創辦人蔡文培、藝術聚落「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王藁賢與談。今年再次邀請日本知名社區設計大師及景觀設計師山崎亮先生演講,他以
為主題講三個案例:水都大阪、2013瀨戶內藝術季,與Loiduts2019,他幽默的説如果有跟去年重複,就換別的案子來講,還好只有瀨戶內這一個案有再說一次,是1/3的比率。其實瀨戶內這個在地居民與他共創的醬油瓶牆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再聽一次。
無論如何,他說作品由藝術家個人創作好,展示給參觀者觀賞是效果最不好的。由藝術家規劃好作品,讓居民依照藝術家的指揮幫忙創作是其次,最好的作品是居民與藝術家共同討論設計與創作才是最能發揮在地精神的作品。
所以他參與社區的活動前有很長的時間住在當地,與居民生活,觀察並同理居民的習性,了解他們的需求,才會開始誘導居民共同創作,創造的作品凸顯在地價值。他輕描淡寫地述說創作的過程,其實磨合期的衝突是需要智慧解除的,這也是地方設計的精彩的部分。
接著王藁賢與蔡文培先生談論他們的創立過程與參與社區互助救風災的行動,可見他們是非常用心關心地方的。演講在熱絡的討論之下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