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樹:又稱鹿仔樹,又名「楮樹」,可做紙,原住民將它的樹皮做成衣服。構樹,雌雄異株,果實紅色,可食。
諸羅縣志卷十物產志物產木之屬:
楮:台名「鹿仔草」,以鹿嗜其枝葉也。別名「榖」。「爾雅:『榖,楮也。皮可造紙』。「晉書」:『王羲之製窮萬榖之皮』。「廣州記」:『蠻夷取榖皮,熟槌為揭裏布,鋪以擬氈。』
構樹 |
朱銘美術館本期「方物 亞洲當代雕術展」有藝術家陳淑燕展出構樹的作品,巧妙的將樹皮結構伸展,並與海金沙或其他植物結合共同做成作品,線條與平面構成美麗的畫面。
2024年第二屆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9/21在石門雕術中心,由林彥伶老師帶領學員做構樹皮作品,先將樹皮最外圍去掉,敲打樹幹將韌皮部取出,中心的木質部及木材不用。慢慢敲打樹皮可以延展很長,再來創作。
中研院生物地理學專家鐘國芳於復活節島演講介紹構樹時,當地居民看見開花結果(當地人沒看過結成紅橘色似花的果)的構樹大感驚訝!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開花結果的構樹,因為太平洋上的構樹多為雌樹,沒有雄樹,無法進行花粉交配繁殖,而多以人工行萌櫱發根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