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萬善同歸2024/11/1

        農曆十月一日,老梅萬善同歸入座紀念日,康芮颱風遠離,只有一點小雨,讓大家不用冒著大風大雨來祭祀。附近居民準備著三牲來祭拜,金亭分兩邊:一邊燒金紙與另一邊燒銀紙。拜好時經衣先燒,再燒銀紙,金紙最後燒。

        廟前有演布袋戲,下午這一場演的是《何仙姑降妖》。







        在1860年左右將老梅街上造路或蓋房子時挖出的無主屍骨放置於路旁祭祀,後來道路又有修造,(1914年)移到老梅農會辦事處對面巷子內,就是現在的位置,但比較小,後來在1977年,民國丁巳年冬月修立新建為現在的樣貌,有二層樓高。神位石碑上面寫道:萬善廟,原大正三年元月八日建造,萬善同歸,民國丁巳年冬月修立新建。

石碑上面寫道:萬善廟,原大正三年元月八日建造,萬善同歸,民國丁巳年冬月修立新建。

        這裡存放幾百年前小雞籠社人及因為後代搬走無人祭祀的漢人骨骸,從挖掘出來之後,就安置祭拜。這是歷史的記憶,是很重要的文物,代表在北海岸重要的小雞籠社社員留在石門的足跡,社址從三芝搬來老梅,先在老梅街上停留,後來搬到老梅溪口,大溪墘山邊,現在砂石場的位置,老梅這區域是他們日常生活、活動頻繁的地方。

        曾經訪問過耆老,他們述說發現遺骸的驚恐景象,印象從童年到老揮之不去。陰靈在這裡被發現並建廟,原因有很多種,對於陰靈,石門人有更同理、慈悲、虔誠與尊敬的心情祭拜、撫慰亡者的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