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9
三芝石門的地質環境教育場域規劃了五個點,全面的體驗當地的生態、地質、地景、人文。
今天做麟山鼻環境教育場域的踏查。
麟山鼻幾個點的觀察:
1.
漁澳西側:
有一大區域的藻礁,從麟山鼻到大坑溪口長約1公里,寬度應該有幾十公尺。
路邊有一大藻礁高有2公尺,推算起來有好幾千年的歷史。這塊藻礁有許多菊珊瑚,是孔狀的,有大有小。其中還有藻礁包覆。
106年攝 |
這些藻礁原來在潮下線,因冰河時期地殼抬升而停止生長。
2.麟山鼻岬角步道300公尺處,下船溝附近,有一藻礁在潮線之上約有200公分,加上高低潮距有190公分。這樣推估起來藻礁的年代有一萬年之久。
3.下員子
步道旁有四塊風稜石。這裡的風吹砂很強,風沙吹拂幾千年才能把石頭雕琢成這樣。
往下右邊這一區的藻礁紋路是完整的,明顯的,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藻礁因地殼抬升而使藻類不能繼續附著生長,會風化,從中間形成凹洞。風化包括物理作用及化學作用,碳酸鈣融入使表面變硬,也呈白色。
藻礁會慢慢崩壞與溶解。旁邊有風化後的石頭。
106年攝
說明:
藻礁:1998年台大戴昌鳳教授完成三芝石門藻礁調查報告。提出藻礁並不是珊瑚礁的說法。
珊瑚是動物。
無節珊瑚藻是植物。
以鈣化藻類為主所建造的礁體就是藻礁。若以珊瑚為主建造礁體就是珊瑚礁。
我們當地稱的咾咕不一定是珊瑚礁,事實上它叫做「藻礁」。這些藻礁主要由無節珊瑚藻所建造的礁體,大多數以藻類為主,就叫藻礁。在桃園觀音、北海岸與南部風吹砂都有。
珊瑚礁成長速度快,礁體比較堅固、堅硬。
藻礁因無節珊瑚藻很薄,礁體由無節珊瑚藻薄薄一層一層疊起來,生長速率比較慢,生長到60公分厚度要2000年以上的時間。
109年攝,無節珊瑚藻在潮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