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渠頂圳、中圳、下圳與四合興圳是芝蘭三堡的第一大圳。
今天踏查成渠下圳與四合興圳。
成渠下圳是道光年間,老梅庄的潘運雙所創設,工程費為一千零八十圓。同治年間由潘成渠號修建完成。
成渠下圳集水口在石橫二橋下老梅溪谷,海拔高度約130公尺,(成渠頂圳海拔高度約175公尺),圳路到七股,在石橫產業道路七股路口下面一點點終止。長2.995公里,灌溉面積83.29公頃。終點之後接兩條支線延伸灌溉楓林與七股。
四合興圳是同治年間老梅庄四合興號以二千圓的工程費所設置。
四合興圳集水口在北17線的三公里多路旁的老梅溪邊。海拔高度低於成渠下圳十幾公尺,起初路段水圳渠道寬度一公尺,渠壁厚度只有十多公分,高大約有一百六十公分。渠道往下到豬槽潭往大丘田。總長3.054公里,灌溉面積68公頃。這樣大工程令人由衷佩服一百五十年前辛苦開墾的開拓者。
石橫二橋以下到四合興圳集水口這一段的老梅溪谷巨石很多,有蝴蝶、青蛙、鍬形蟲、翠鳥等,生態保育完整也屬於禁止垂釣捕撈的封溪護魚的範圍內。在路上還可以看到樹鵲、紅嘴黑鵯、台灣藍鵲等,是自然生態踏查的好地方。
石橫二橋 |
橋下 |
成渠下圳圳碑 |
從石橫二橋上面,往老梅溪谷下游方向望去,左前方溪邊是成渠下圳圳碑。幾年前並不會被芒草遮蔽。 |
石橫二橋 |
橋下蝴蝶飛舞 |
四合興圳 |
四合興圳碑 |
四合興圳 |
四合興圳集水口 |
四合興圳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