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著《台灣磁磚系譜學:台灣磁磚大百科.八大類磁磚鑑賞》去旅行,首先恭喜日本學者堀込憲二老師這本書獲得今年第49屆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圖書獎。
認識堀込憲二老師是從一篇他介紹磁磚的論文開始,看完他的論文,筆者對清朝到日治時期直到現在的磁磚有大概的了解,在實地與房屋對照,可以幫助知道建築的年齡與當時建築發展的脈絡。
堀込憲二老師來台灣30多年,研究磁磚20多年,是日本一級建築士、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在台長期教學。這本書以時間軸介紹各時代的磁磚,顯現時代的更替與潮流的演變。
這本《台灣磁磚系譜學》去年由遠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得到OPEN BOOK年度生活書,同時做巡迴演講,筆者參加作者在新北市圖書館的演講,老師講的很詳細,他説日本的瓷磚貼在廁所、浴室與廚房,是在建築的背後空間,即是最角落的地方。所以他對磁磚的印象不好並不喜歡磁磚,到後來才慢慢喜歡磁磚。有趣的是他幽默的說好想把更多的磁磚搬回家,而家裡已收藏一堆磁磚了,被家人抗議,令人會心一笑。從這些介紹感動於他對這個專題專注研究,有恆心有毅力整理成這本易讀易懂的磁磚系譜,是一本非常好用的工具書。
本書今年更獲得金鼎獎。圖書類 - 非文學圖書獎
書本介紹:「此為台灣首部全面分析台灣磁磚文化之專書,為作者20多年研究的成果展現,近800張圖片與圖表解析,不但看見磁磚之美,亦建構出台灣磁磚之源流與系譜,與世界完整接軌。內容除剖析磁磚的歷史、尺寸與背後商標密碼,賞析馬約利卡、維多利亞、馬賽克、磁磚畫等八大類磁磚豐富的樣式及圖案美學,更是本書不容錯過的亮點。」
圖書類 - 非文學圖書獎
得獎評語
作者傾注大量心力與熱情,替日常隨處可見卻常被忽略的瓷磚,寫下了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專書。不僅保存了臺灣瓷磚豐富的知識,也將其置於歷史與社會發展的脈絡中,讓一塊塊物件承載並訴說出海洋臺灣的風貌。
帶著這本書,我們可以去許多建築物的面前,一一比對房屋與書中的相同。現在走到老梅街上,看看幾間房屋來讀景與讀書:
以下面三間房屋作介紹:
廖宅,老梅路8-5號:即以前謝醫師診所,樓上圍牆是藍白漸層雙色搭配紅白漸層色的漸層瓷磚,小鳥水泥花格磚女兒牆,柱子是國防色瓷磚,加上洗石子飾邊,樓下洗石子柱子。
標註號碼:照順序說明
1.藍白漸層雙色瓷磚。
3.國防色瓷磚,加上洗石子飾邊。
鐘宅,老梅路8-3號:三樓女兒牆花瓶形欄杆。二樓馬賽克瓷磚圍在門窗周圍,白小口磚牆,樓上柱子國防色面磚,旁邊飾以洗石子,洗石子女兒牆,花瓶形欄杆,樓下洗石子柱子。
5.一樓洗石子柱子。
這樣對照,可謂各種學問都很大,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