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20191015成渠頂圳終點與十坵埤

20191015成渠頂圳終點與十坵


石門區有79條水圳,最大一條水圳----成渠頂圳於老梅溪上游集水,流往鴨義埔、七股、頭圍,之後在北十五線上方,並與之平行,也成為三芝與石門交界線到達北十五線四公里處,為終點。水流最後再跨過區界流至三芝的十坵埤,共有六公里多長。實在是一大建設:

《台北州水利梗概》記載:
成渠頂圳、成渠中圳於同治九年潘成渠號創設。
下圳於道光年間由四合興號開鑿,後由潘成渠號於同治年間改修。
《台北廳治》記載:
成渠頂圳灌溉面積179.58公頃,長6.168公尺。

十坵埤在新庄子旁,近大坑與橫山。
新庄子112-2號新庄里十鄰鄰長先生說十坵埤是灌溉埤,屬私人用地。埤的面積有一甲三釐,加土地有二甲左右。此埤的水流到他的田裡,並且灌溉以下百甲的農地,讓三芝農民受益良多。埤中有養魚。埤的風景非常秀麗,令人流連忘返。

石門的水圳編織了一完善的灌溉網路,而先民也在許多地勢較高的位置設置埤塘,造福農民,讓農民取水更便利。
我們曾到過下員坑靜林居、八甲、尖子鹿、阿里磅的幾個埤塘,還會繼續踏查統計,因為這是石門的特色。

成渠頂圳長6公里多   摘自google map

北15縣4公里路旁,即石門三芝的交界


新庄子鄰長為我們解說


十坵埤